FITI 計畫助攻創業之路「從 0 到 1」,3 家新創第一手心得分享 FITI 關鍵效益
創業圈有句俗諺「一個人走得快,一群人走得遠」,科技部「創新創業激勵計畫」( FROM IP TO IPO PROGRAM,以下簡稱 FITI 計畫)提供一系列輔導資源,每一梯次計畫提供為期 6 個月的系統性商業培訓,陪伴新創團隊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商業項目。
新創團隊入選 FITI 計畫,能參與各類創業知識及演練的核心課程,以及兩階段營隊深度培訓、國際業師給予團隊一對一指導等資源。科技部特別邀請 3 家從 FITI 計畫「畢業」的新創團隊,分享他們在 FITI 計畫獲得寶貴的收穫,以及如何讓創業之路「從 0 到 1」順勢展開。
車聯網數據平台「三維人」:新創團隊體驗創業過程,相信 FITI 是最好的出發點
創業初衷希望透過科技改變世界的「三維人」,創業前獲得通訊大賽冠軍,當時創業題目聚焦「可穿戴式無線通訊定位裝置」。執行長余嘉淵表示,三維人第一年參加 FITI 計畫鎩羽而歸,也因業師的建議重新調整商業模式,隔年再次挑戰 FITI 計畫,一舉拿下傑出創業團隊,獲得 200 萬元創業啟動金,成功開啟創業之路。
非常善於尋找資源的三維人,對台灣所有孵化器、加速器瞭若指掌。余嘉淵說,所有台灣加速器的輔導機制,只有 FITI 計畫獨家規劃三天兩夜的深度培訓營隊,讓他印象最深刻。培訓營集結所有創業團隊在密閉空間,短時間不斷腦力激盪新的商業模式,同時每天有國際業師進行一對一指導,還有產業專家提供個案分析、營運規劃等諮詢。
此外,這三天兩夜更不斷進行上台 Pitch 訓練,淬鍊簡報內容,培養團隊向創投募資的實戰能力。「創業永遠不會只有技術這件事,參加 FITI 計畫讓我拓展策略談判、財務、法務等創業知識,幫助非常大。」余嘉淵回應。
余嘉淵接著說,FITI 計畫的人脈鏈結資源,對三維人直接帶來營收幫助。FITI 計畫結束後受科技部推薦,銜接參與「預見新創計畫 Vision Program」,新加坡駐點一個月考察國際市場。 Vision Program 讓三維人有幸參加當地大型展會,成功拓展 2 家重點客戶,創造 600 萬訂單營收效益。
「我認為 FITI 是台灣所有新創,應該從這裡為起點的地方,有紮實課程訓練、高額獎金,幫助我們真的從 Idea 到 Implementation」余嘉淵解釋。
智慧財產權管理系統「睿加科技」:FITI 幫我們釐清商業策略,重新檢視服務價值
同樣獲得 FITI 計畫創業傑出獎的「睿加科技 IPPLUS」,主要商業模式為打造專利案件申請與管理平台,提供智慧財產權解決方案。 IPPLUS 執行長吳鵬君表示,參與 FITI 最大幫助,就是協助團隊重新思索服務模式並重新調整商業策略。
經歷六個月培訓過程,進行階段性專家評選,落實技術驗證、商機驗證及市場驗證。「每次業師的建議,讓我們從紙上談兵,轉化為實際驗證,紮實調整 IPPLUS 商業策略,不斷思考市場需求並精煉服務項目。」吳鵬君回應。
吳鵬君接著說,「FITI 就像一面鏡子,讓我們重新檢視創業項目,是否為市場真正所需,還是團隊一廂情願的想法。」而 FITI 計畫的培訓就像推動新創「轉骨」催化劑,受惠業師各種建議,讓 IPPLUS 創業初期的想法經歷雕琢、驗證,協助成員跳脫既有思維框架,確保未來走入市場擁有更高成功機率。
除了業師輔導,FITI 計畫還提供一系列投資交易媒合會,透過示自身成果或商品樣板,吸引創投、天使挹注種子資金。因為經歷一連串 Pitch 指導,IPPLUS 因應今年疫情衝擊,即時調整營運策略,從海外布局轉為國內市場推廣,逆勢帶動營收成長 400~500%。
吳鵬君最後表示,「參加 FITI 讓我們清楚認知自己的能力,只要有在意你的用戶,創業絕對不要輕言放棄!」
行李寄放平台「拉可」:FITI 協助我們邁向國際化,成功拓展海外新市場
提供旅客找尋鄰近咖啡廳、旅店或商店寄放行李的「拉可 Lalalocker」,創辦人陳柏任表示,參加 FITI 計畫過程最大收穫,幫助 Lalalocker 優化商業戰略,原本團隊只鎖定台灣市場,因業師、專家的建議,意識到服務廣度必須迎向規模化及國際化。
因此在 FITI 培訓階段,Lalalocker 持續擴展營運據點,鎖定觀光產業興盛的重點城市,目前 Lalalocker 服務在香港、大阪、東京、首爾、紐約、歐洲城市等海外十多個城市成功落地。此外,陳柏任認為 FITI 計畫提供的創業啟動金,對新創團隊幫助甚多,Lalalocker 善用 FITI 計畫的資金,投入海外 BD 團隊的營運,幫助團隊快速擴展市場的最直接協助。
另一方面,FITI 計畫結束之後 Lalalocker 受邀進駐科技新創基地(Taiwan Tech Arena;TTA),延續 FITI 資源獲得更多共享商業課程及活動資源。陳柏任回應,進駐 TTA 除了享用軟硬體資源,同時展開其他創業資源的鏈結,Lalalocker 後續成功申請法國在台協會的交流計畫,飛往法國探勘市場機會,拜會當地加速器、育成中心以及與新創團隊交流。
藉由 FITI 輔導機制,Lalalocker 的合作店家數,從原本 100 多家快速增長 5 倍規模,消費者寄放的行李數至今也突破 2 萬件。目前 Lalalocker 展開新服務項目,許多商家客戶亦是從 FITI 結識的團隊推薦而來,陳柏任說「在 FITI 除了培養商業邏輯,更珍貴的資源是當時認識的人脈,在後續創業過程,許多效益已經開始發酵。」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57783/from-ip-to-ipo-por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