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Uber Eats一樣將照護服務送到家!兩個科技男如何解決三明治世代的痛苦?
長照2.0風風火火推展8年,隨著新政府即將上任,長照3.0也進入討論階段。然而,長照政策從2007年實施至今,仍無法解決多數上有長輩、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世代的痛。
杉盛資本共同創辦人蕭鈞?回憶,他的祖父將近90歲時,患有三高等慢性病卻堅持獨居,一次半夜起床上廁所後卻無力起身,待母親早上前往探望時,才緊急將他送醫,沒過多久就過世。「這過程讓我覺得很遺憾,當時如果多一個人手幫忙,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,」他說。
運用科技將短期看護服務送到家
之後由他照顧祖母,但身體日漸衰弱而住進安養院的奶奶,卻因沒有安全感,經常吵著要見家人,天天打電話跟蕭鈞?哭訴,令工作忙碌的他很是為難。蕭鈞?於是運用電商平台優照護,找人每週三次去安養院推輪椅帶祖母到處走走,週末再由他接手,「她終於慢慢接受,」他說,「我們用這樣的方式照顧,一直到祖母過世。」
電子商務平台運用日漸廣泛,如今也拓展到高齡照護領域。優照護董事長陳宏益因為自己的照顧經歷,起心動念運用在電商領域的專業知識,和軟體工程師劉詩瀚共同創辦第三方預約照護平台「優照護」,媒合人力進入家庭進行短期看護。
台大資工系、商學研究所畢業,陳宏益曾在美國甲骨文總部和大中華區任職,之後到中國大陸的上海財大軟件任首席營運長。十多年前,因為父親身體不好,經常進出醫院,他也頻繁地在台灣、上海兩頭跑,父親過世後,他開始思考回台灣工作並照顧母親的可行性。
隨後如願返台,在當時火紅一時,經營雅虎奇摩購物中心的興奇科技擔任副總暨資訊長,興奇科技遭雅虎奇摩併購後,陳宏益決定運用自己過去建置客戶關係管理系統(CRM)的專長,結合電子商務流程知識和高齡照護等三大不同專業,打造全新電商平台,解決像他一樣的中產階級面臨的最大痛點—提供更多選擇給有照護需求的家庭。
為此,陳宏益找到曾任職台積電的劉詩瀚。劉詩瀚也有幫當時女友、現在太太的阿嬤找看護的經歷,「我找過好幾家,但一個比一個不好,」他說,因為以現行方式通常無法事先面試,看護上門就需聘用,「等於是賭運氣。我當時就想,招聘資訊怎會這麼封閉、不透明。」
兩人理念一拍即合,除經營團隊出資之外,也找到蕭鈞?等天使投資人,隨後進行A輪募資吸引溫世仁基金會支持,「我們要做的是類似UBER這樣的電子商務平台,將照顧服務人員送到每家每戶,」陳宏益說。
鎖定善於使用科技的35歲到55歲族群
他們都深切體認到三明治世代被夾殺的困境,而想運用科技提供解決方案。2015年成立,發展至今8年的優照護,基本上是以APP作為介面,「我從創業的第一天就知道,要付費的是第二代,而不是第一代,」陳宏益一開始就鎖定目標客群。
因為75歲以上長者走過飢餓困苦的年代,大多非常節儉,但接下來的第二代、第三代卻不然,他為此將使用者鎖定在年收入約台幣80萬到500萬元,相較之下較善於運用科技的35歲到55歲族群。
其次是考量到政府為失能者提供長期照顧,優照護要做的是針對高齡者的所有需求,也就是從亞健康到失能者,給予全方位服務,也因此在APP上除有2000位照服員外,還有300位的心理諮商師、物理治療師、職能治療師、營養師等等提供專業服務。
優照護透過app介面,讓使用者了解每位照服員的基本個人資料。(謝佩穎攝)
使用者只要點選優照護的APP,內建有照服員和專業人員的照片和資歷、客戶評價等資訊,同時附有專人應答的「問問」,「使用者可以利用問問,將需求溝通清楚,照服員在服務後也可以寫下照顧心得供家人參考,」劉詩瀚說,以幫助雙方的需求、期待溝通到位。
「我希望優照護就像便利店,盡量做到今天預約、明天服務,」陳宏益解釋,醫療是疾病治療,不應該因個人收入而有差異,但照顧是「生活品質」的提升,每個家庭的要求不盡相同,唯有如此才有產業化的可能。
如今優照護的服務不僅拓展到六都以及基隆、新竹、彰化等地,下載次數超過10萬,每月的使用訂單中約七至八成都是舊會員回購。除雙薪家庭找人照顧、陪伴長輩,也有單身者因開刀住院返家後,找照服員帶他去醫院,還有移民海外的子女,為留在台灣的父母親訂閱服務。
新孝道讓兩代人都能提升生活品質
不過優照護雖然立志成為「三明治世代」的分身,但使用流程上仍無法滿足所有需求。曾是APP產品開發人員的使用者王小姐認為,優照護付款方式僅收信用卡,應該更有更多選擇,其次是如今有愈來愈多60多歲的人在照顧超過80歲長輩,建議服務流程可以優化,找焦點團體或開放免費試用以利回饋改進,擴大年齡層讓更多人得以使用。
只不過站在平台立場,更多的考量在於安全性,劉詩瀚不諱言,付款只支援信用卡,就是因為照服員是隻身到優照護會員家中服務,在台灣擁有信用卡的人相當普遍,每個申請者也都經過銀行的基本徵信,「安全性很重要,」他重申。
「優照護的模式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,這客戶我是滿看好的,」和優照護有多年合作經驗,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台灣所審計部執業會計師尹元聖說,雖然前幾年受到疫情影響,一般人對照服員進入家中有疑慮,但仍每年都有成長,也有滿多投資者願意接觸,「顯然市場投資人對這樣的商業模式都有興趣。」
相對於政府推廣長期照顧多年,更多中產階級需要的或許是利用科技,找到更便利、更實用的短期照護,年屆50歲時還到台大念生醫電資研究所並取得博士學位,陳宏益說,優照護平台倡導的是「新孝道」,以及「照顧不辭職」,運用科技和專業照護減輕家庭成員的照護壓力,也保有長者的獨立性,「這樣的理念才有助於提升兩代人的生活品質。」